当前位置: 首页 >> 各学院及专业介绍 >> 正文

二级学院专业介绍

发布日期:2025-11-09    浏览次数:

二级学院

专业

专业培养特色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安康学院设置最早的专业之一,2008年数学教育获批省级重点专业,2011年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方向)获批省级特色专业,2022年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数学)被学校确定为第一批硕士点培育学科,本专业是安康学院招生定向就业公费师范生人数最多的专业,《数学模型与实验》获批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常微分方程》《数学模型与实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获批陕西省一流本科课程,近五年获批省级以上教育教学改革和产教融合项目14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服务于乡村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具有较强的数学教学技能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能在中学从事数学教学、教学研究、班级管理等教育教学工作的合格教师。

统计学

统计学专业是陕西省地方高校开办较早的专业之一,本专业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致力于培养兼具社会责任感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建有省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安康学院——安康市统计局统计学实践教育基地”、统计学实验室和统计调查与分析实训室,聘任原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博士生导师何晓群教授为安康学院统计学科首席专家,并聘请企事业单位统计专业人员指导实践性教学工作。2025年获批“应用统计分析”微专业,正积极申报应用统计硕士点,专业层次持续稳步提升。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广、适应性强、认可度高,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或金融、咨询业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工作。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学校的“一流建设专业”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该专业紧密跟踪电子信息技术行业的新发展,为社会培养掌握现代电子系统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建设一贯秉承“实基础,重应用,强能力,有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高度重视学科竞赛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协作精神培养,本专业先后有50多名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陕西省模数混合应用电路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应用设计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专业学科竞赛中获奖。

物联网工程

物联网工程专业顺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紧跟社会发展和需求,强调物联网软件开发、无线网络通信、嵌入式系统和信息处理分析等基础理论,重点培养学生的信息思维能力,使学生具备信息感知、数据管理、智能分析及综合应用的专业技能,成长为创新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采用校内实验、企业实习、创新项目、学科竞赛等多种形式相结合,体现物联网工程专业“厚基础、重实践、促创新,产学研紧密结合、突出工程能力”的专业特色。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紧扣数字经济发展战略需求,紧跟行业技术前沿与市场人才导向,夯实数学统计、计算机编程、数据结构等核心基础理论重点培养学生的数据思维、算法设计与数据分析挖掘能力,使学生具备海量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建模及可视化的全流程专业技能,成长为创新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采用校内实验、企业真实项目实训、学科竞赛、产学研合作项目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凸显专业“厚植基础、强化实操、鼓励创新,产学研深度融合、突出数据赋能应用” 的培养特色。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是融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和现代物流于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该专业面向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重在建立“三创”(创意、创新、创业)为特色的教学内容体系,依托安康学院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中心,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能力发展为出发点,重在学生动手和设计能力培养。

化学与环境学院

应用化学

应用化学专业创建于2006年,是我校首批本科专业及首批重点建设专业,2017年被学校确定校级“一流专业”。培养具有较强的分析检测和材料合成方面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分析化学、材料化学、环境化学及相关交叉学科领域从事产品生产、分析检测、技术开发、质量监控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生考研成功率达到50%。专业为分析检测和材料合成方向,就业范围广,工作环境好,就业率高达90%。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面向全国精细化工及相关产业,旨在培养掌握扎实的自然科学与化学工程基础,兼具卓越工程实践与持续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能够在化工、能源、环保等领域胜任研究开发、工艺设计、生产技术管理与市场开拓等工作。本专业于2015年获评校级“一流专业”,现建有6处产教融合实习基地。通过独具特色的“实习+就业”培养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在行业内的竞争力与专业影响力。成果显著,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学生考研成功率达到50%。此外,学生在校期间还可考取化工总控工、有机合成工等多项职业资格证书,显著提升就业竞争力。

化妆品技术与工程

化妆品工程与技术专业为我校2020年新开设的专业,我校也是西北地区高校中唯一一所开设该专业的高等院校,主要面向全国化妆品行业,培养具有化妆品配方设计、产品检测、生产管理及运行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依托秦巴天然资源,培养学生具备天然植物原料开发、产品研发、质量控制等专业能力,能够在化妆品行业从事技术研发、生产管理、质量控制等工作。目前,我院在西安、广州等地建设有产教融合基地7处。学生在校期间可以考取化妆品配方师、化工总控工等职业资格证书。

制药工程

制药工程专业作为 2016 年顺应国家中药现代化战略与秦巴医药产业发展需求而创建的新兴专业,依托我校硕士点培育学科优势,形成了极具地域服务特色与应用型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专业始终坚守“立足陕西、服务秦巴”的定位,紧密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医药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既具备良好的创业精神与职业道德,扎实掌握化学、药学、工程学等核心理论与专业知识,又能熟练运用所学分析并解决复杂制药工程问题,可在制药及相关领域胜任产品研发、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等关键岗位。

环境生态工程

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突出熟监控、懂设计、会治理的专业核心能力,现有环境监测实验室、水污染控制与修复工程实验室、生态学实验室、环境工程基础实验室、环境微生物学实验室、校园人工湿地实验基地等6个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总价值380余万元。本专业属省级重点学科“农业资源与环境”扶持专业,先后与5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依托省级平台“陕西省科协院士专家工作站”“陕南生态经济研究中心”和市级平台“汉江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构建了以水域生态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为核心的应用型教学科研体系,以绿色教育理念引领,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培养。近年学生考研成功率达到50%。

文学与传媒学院

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为陕西省一流专业、陕西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陕西省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通过了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本专业以“能说、会写、善教”为专业核心能力,着力培养“有思想、会交流、善表达、长写作、乐教学、能管理、有情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在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教育教学、文案写作等工作。

秘书学

秘书学专业是陕西省特色专业,以“办文、办会、办事”为专业核心能力,着力培养“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善写作、会办事、懂管理、能参谋”的高素质应用型大秘书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办公室行政管理、决策辅助、接待安排、文案写作、文件处理、会务策划等工作。

网络与新媒体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学院重点建设专业,以“有思想、善策划、长写作、懂技术”为专业核心能力,着力培养具有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想、敏锐的洞察分析能力、自觉的大数据获取与整合能力、较强的新闻策划写作与媒体运营能力、熟练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新媒体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融媒体机构等单位从事新闻生产、新媒体运营管理、新媒体策划与推广、网络舆情管理、数字出版编辑等工作。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深耕40年,形成“铸魂、强能、实践”三轴联动特色:依托安康红色资源与“安康微红”平台,党史铸魂与“诚信互助银行”师德养成同频共振;连续36年锤炼师范生“口语—书写—试讲”硬核技能,构建“三育三实”体系,牵头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研联盟,助推地方思政课育人实效提升;依托地方立法团队,将立法项目转化为教学案例,服务8项地方立法、5部法规颁布。育人成效显著,学生获国家级、省级师范技能奖60余项;专业4次获评陕西省师德先进集体,2021年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4年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

外语学院

英语

英语专业为校级一流专业,师范特色鲜明,办学成就显著,是陕西省第一个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的英语师范专业。本专业扎根秦巴大地,依托安康地域优势,深度服务地方英语基础教育。英语专业秉持校地协同、多元融合培养理念,以培养卓越英语教育人才为目标,注重学生专业能力与职业能力全面发展,致力于塑造“精外语、懂教育、善教学、有情怀”的新时代应用型英语教育人才。通过系统且专业训练,让学生具备扎实外语能力、先进教育理念、出色教学技能与高尚教育情怀,成长为能引领中小学英语教学创新、推动英语基础教育发展的中坚骨干力量。

商务英语

商务英语专业是我校新兴朝阳专业,以培养“精外语、懂商务、善实操、会技术”的高素质应用型外语外贸人才为目标,构建“英语为基、商科为干、技术为翼”的跨学科课程体系,助力学生系统掌握跨境电商运营、国际商务管理、数字技术应用等前沿技能并拥有综合运用外语开展跨文化沟通能力。本专业精准对接行业需求,坚持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理念,紧密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中欧班列等区域战略与数字经济发展,依托产教融合实战平台,引导学生熟练运用主流跨境电商工具,熟悉沿线国家商务环境,在真实商业场景中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胜任跨境电商、对外贸易、涉外管理等关键岗位。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

体育教育专业确立了卓越中小学体育教师和合格社会体育指导员两个人才培养方向,使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达到“会教学、能指导、有专长”的体育应用型人才要求。专业培养特色:“一师三员”定目标,“协同育人”建模式,“实践教学”强能力。

艺术学院

美术学

美术学专业是以培养基础美术教育人才和社会美术工作者为目标的应用型本科专业。是安康学院首批设置的本科专业、校级一流建设专业。为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专业在原有国画、油画、水彩三个核心方向基础上,新增“漆艺”微专业,形成“三大核心方向+特色微专业”的多元化培养体系。本专业面向地方基础教育发展和社会文化传播需求,培养具备良好思想品德、职业素养,掌握美术创作、教育教学能力及特色工艺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以“2+1+1”全程双修模式,结合陕南地方文化特点,将漆艺等地方特色工艺融入课程体系,通过“四团八队”等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策略,形成美术专业教育与地方文化深度融合、核心技能与特色工艺协同发展的鲜明专业特色。

音乐学

音乐学专业是安康学院校级重点建设专业。为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专业设置了声乐、器乐、舞蹈、合唱指挥等方向。本专业采用2+1+1+2的培养模式,注重“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培养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教育理论、具备钢琴演奏、声乐演唱的技能,同时结合地域特色,辅以“陕南民歌”微专业配合音乐学专业教学,打通多元化就业渠道。使学生既能够对接中学音乐新课程改革,系统掌握和熟练运用音乐学学科知识体系、教育教学技能、音乐活动组织与校园文化建设等重要岗位能力;又能够胜任社会音乐教育机构、文化部门、社会艺术团体及各类音乐文化平台机构的音乐教学、艺术活动组织、策划、表演等工作。

视觉传达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围绕“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的培养理念,构建了“基础训练—项目实践—综合创新”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涵盖造型基础、三大构成、VI设计、包装与印刷设计、数字影视设计与制作等核心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的创意思维与设计表现能力。专业依托陕南地域文化资源,开设“漆艺与文创”“乡村振兴规划与创新设计”等特色课程,推动设计与地方产业融合发展。结合“学年汇报展”“专业考察”“AIGC与数字创意实践”等环节,全面提升学生的项目策划、设计执行与团队协作能力。毕业生可在文化传媒、广告设计、品牌策划、数字媒体、文创产品开发等领域从事视觉设计、创意策划、艺术指导等工作,具备较强的职业适应性与创新创业能力。

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专业作为校级一流专业,秉持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办学原则,坚持“保教一体,婴幼结合”的教育理念,构建并实践了“全覆盖、一中心、两结合、三协同、四全程”的人才培养体系。其中,“全覆盖”强调培养能够胜任0-6岁儿童发展与教育工作的专业人才,突出“托幼一体化”的培养特色;“一中心”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两结合”体现在校内外相结合,课内外相结合;“三协同”推动高校、幼儿园与政府三方协同育人;“四全程”则贯穿学生大学四年的全过程实践,将教育教学技能训练、课程实训、专业社会实践、教育见习、实习与研习有机融入学习各阶段。依托校地协同机制,构建了“高校—幼儿园—政府”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模式。毕业生中涌现出一批各级各类骨干教师,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学前教育专业已形成以应用型人才为核心,以托幼一体化为特色,以全程化实践与多元协同为路径的成熟、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育人成效显著。

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立足秦巴地区,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专业秉承“学生中心、产出导向”的OBE教育理念,系统构建了涵盖课程教学、实践训练与成果评价的质量保障体系。专业注重师德师风与教育情怀的养成,通过深度校地合作,形成了“双师型”导师队伍协同育人机制。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与新文科建设要求,率先在区域内开设人工智能与编程等前沿课程,有效拓展学生的跨学科素养与信息科技教学能力。专业构建了“全程递进式”培养模式,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与各类学科竞赛,显著提升学生的教学技能与创新能力,学生在多项省级及以上师范生教学大赛中表现优异。同时,通过“教师引领、学生参与”的科研训练机制,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得到系统化锤炼。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发展潜力突出,教师资格证通过率高,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已成为区域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

经济与管理学院

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25年在专业评价中获得“B”级,专业排名省内第八名。本专业拥有省级教学团队、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一流课程、省级精品示范课程、陕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经济、管理、 法律、财务与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现代财务管理的技能,能运用现代财务管理理论和信息技术方法的工商管理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服务组织等工作。

会计学

会计学专业为校级重点专业、校级一流本科专业。本专业拥有省级教学团队、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一流课程、省级精品示范课程、陕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财务、 税务、审计、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表达、数据处理、财务核算、税务处理、审计处理、财务分析等方面的技能,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工商管理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服务组织等工作。

工程管理

工程管理专业是工程技术与管理交叉的复合性专业,学习工程技术,工程经济,建设法规和智能运维管理等知识,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精神,毕业生实践能力强、工程意识强、工作适应性强,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015年获批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21年获批BIM应用专业技能培训报名考试点,2023年成立工程管理现代产业学院。

旅游管理

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掌握扎实专业理论,具备“精管理、善策划、强运营、懂数据”的专业核心能力,具有良好国际视野、深厚人文素养、坚定文化自信、创新精神和责任担当,具有生态文明意识、文旅融合创新思维、数字化应用能力和服务意识,适应新时代文化和旅游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2021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

金融工程

金融工程专业立足陕南,面向陕西,辐射西北,培养”懂技术,会分析,重合作,强学习”的专业核心能力,能在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企业、第三方金融服务机构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风险控制、数据分析、产品研发等金融业务或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018年获批为校级产学合作试点专业,2019年获批为校外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专业。

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专业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精神,专业上既懂工程技术,又懂经济管理,能在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015年获批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现代农业与生物科技学院

农学

农学专业为安康学院首批开办的本科专业,2017年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立足陕西、面向秦巴山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需要,秉承服务三农、服务区域农业经济社会发展理念,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具有艰苦创业精神、“学得好,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专业聚焦支柱产业,成就农科教自然一体的特色优势,获批建设了“陕西省富硒农业循环发展研究院”等3个省市级平台,通过科研项目支持,获得大量标志性科研成果,培养了一批批优秀学子。

园林

园林专业最早可以追溯到1961年开办的果树蔬菜专业,1999年开办园林专科专业,2007年起开办园林本科专业。2008年被学校批准为首批重点建设专业;2010年5月被陕西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特色专业”;同年7月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5月被陕西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4年9月被国家教育部、农业局、林业局批准为“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2017年获批陕西省“一流专业”培育项目,2019年被教育部认定为“省级一流专业”。“园林艺术”“园林花卉学”“园林树木学”“园林测量学”“园林植物造景”5门课程获批省级精品课程“植物识别鉴定模块虚拟仿真实验”“园林植物造景”“园林植物造景实验”3门课程获批省级一流课程,“植物学课程群”获省级教学团队。专业立足秦巴,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培养能在城乡建设、园林、林业等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园林植物生产与绿地养护、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以及智慧园林技术辅助应用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培养扎实的食品科学理论、食品工程工艺技术和实践训练基础为支撑,系统掌握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能,能在食品或相关行业的生产、流通、研究、卫生监督、安全管理等部门,从事食品或相关产品的生产、技术开发、品质控制、检测分析、生产管理、产品营销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017年被确定为学校“一流专业”建设项目,2021年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依托本专业2025年获批安康学院第一个硕士学位点,并获批陕西省食品与营养重点学科,学生多次在“挑战杯”、营养食品创新创意等竞赛中取得良好成绩,获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0余项。

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专业聚焦现代畜牧产业,依托“陕西省农林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陕西省富硒循环农业发展研究院”等多个省级教科研平台,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培养动物科学研究及动物生产管理的科技人才,突出动物生产与产品加工,动物营养与饲料以及动物检疫等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动物生产管理、动物检疫、饲料产品研发与市场营销方面的工作。

茶学

茶学专业建有“陕西省茶叶省市共建重点实验室”“陕西省茶产业协同创新中心”“陕西省富硒食品工程实验室”“陕西富硒循环农业发展研究院”“陕西省农林与生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5个省级教学科研平台和“安康富硒茶研究院”“安康市富硒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个市级教学科研平台;2018年,在第二届安康富硒茶艺大赛中安康学院荣获优秀组织奖;2022年,积极组建安康学院“三茶融合”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省级);2023年,组建安康学院现代茶产业学院。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精专业、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和创新能力的农、工、贸、文复合型茶学专业技术人才。

医学院

护理学

护理学专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和市校共建本科专业,现有五所三甲医院作为临床实践实训基地,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资源丰富。本专业面向秦巴、辐射西部,对接“健康中国”战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坚持精英教育理念,夯实护理学基础,强化成人和老年护理方向,致力于培养具有较强临床护理实践能力,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素质、创新精神和自我发展潜力,能在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社区护理、护理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近五年全国护士资格考试平均通过率95%以上,平均就业率90%以上,毕业生扎根陕西特别是陕南地区,专业扎实、工作踏实,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康复治疗学

康复治疗学专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和市校共建本科专业,现有西安、上海和北京等20余个实践就业一体化基地,建有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本专业紧密对接“健康中国”战略与区域康养产业发展需求,深化医教融合,构建了融现代康复技术与传统中医特色于一体的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康复评定与治疗技能、卓越的沟通协作能力、批判性思维及科研创新潜质,旨在为各级医疗、康复及康养机构输送能胜任康复评定与治疗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近四年学生在实习单位及省级技能竞赛中屡获奖项,学生专业基础扎实,技能过硬,毕业生在上海、西安等校企合作单位就业中工作踏实,就业反馈优良。


联系我们

通讯地址: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育才路 92号

邮政编码:725000

咨询电话:0915-3261011 3261101

电子邮箱:aku_zsb@aku.edu.cn

安康学院
官方微博
抖音

安康学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2020 陕ICP备 17014456号
地址:中国 陕西 安康市育才路92号 邮编:725000 电话:0915-3261011 3261101 传真:0915-3261166